驚!超一半成年人超重,這份瘦身秘籍助你逆襲
                                                                        來源:科普中國
                                                                        發布時間:2025-05-12
                                                                        瀏覽次數:2847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你是否為體重秤上的數字、肚子上的贅肉煩惱過?現在,真得重視起來啦!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超一半成年人已邁入“超重”行列,肥胖更成為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多種疾病的“隱形推手”。別擔心,今天為你支招,從判斷胖瘦到健康瘦身全攻略,帶你解鎖科學減重密碼!

                                                                        圖源:pexels

                                                                        01 我胖不胖?

                                                                        首先,我們需要判斷自己胖不胖。推薦一個簡單工具:身體質量指數(BMI)。你可以測出自己的身高、體重,帶入公式進行判斷:

                                                                        對于老年人,BMI適當胖一點:65歲以上,理想BMI為20-26.9;80歲以上,理想BMI為22-26.9。

                                                                        中心性肥胖是肥胖的一種,表現為腹部脂肪堆積。它比全身均勻肥胖更易導致心臟病、糖尿病等,關注它有助于早期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風險。

                                                                        腰圍和腰臀比(即:腰圍÷臀圍的比值)是判斷中心性肥胖的有效指標,結合BMI一起,能更準確判斷成年人的體重健康程度。

                                                                        如果你的腰圍超過女性85cm、男性90cm這個數值,就說明你已經符合“中心性肥胖”的診斷標準,要控制體重了!

                                                                        02 科學減重目標

                                                                        減重的核心目標應當是消減體內多余的脂肪,而非肌肉。當前,許多減重策略在有效降低脂肪的同時,往往伴隨肌肉的流失,這對人體健康存在潛在危害,例如不合理的節食。那么,如何科學地管理體重,實現脂肪減少和肌肉增加呢?

                                                                        首先要設定合理減重目標,循序漸進。較為理想的減重目標是在6個月內減少當前體重的5%~10%,合理的減重速度為每月減重2~4公斤。其次是進行飲食管理和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03 飲食管理指南

                                                                        1. 吃多少?

                                                                        控制總能量攝入和維持合理膳食是體重管理的關鍵。根據不同人群的每日能量需求(如下表),推薦每日能量攝入平均降低30%~50%或減少500~1000kcal;或建議男性每日能量攝入控制在1200~1500kcal,女性在1000~1200kcal之間。因個體差異較大,可咨詢臨床醫生或營養科醫師制定個性化減重方案。

                                                                        2. 吃什么?

                                                                        主食選擇

                                                                        鼓勵以全谷物作為主食,如糙米、燕麥、全麥面包等,并適當增加粗糧比例,減少精白面的使用。全谷物富含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腹感,延緩血糖和脂肪的吸收,有助于控制體重。但即使是全谷物,在減重期間也不能過量食用,需根據總能量攝入來控制全谷物的量;同時食用紅薯、土豆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時,要相應減少主食量。

                                                                        圖源:Pixabay

                                                                        果蔬攝入

                                                                        每天應攝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新鮮水果。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等營養成分,且能量較低,能提供飽腹感,還可促進腸道健康。蔬菜的烹飪方式盡量選擇生食、涼拌、水煮或清蒸,減少油脂攝入,像紫甘藍、西蘭花、生菜等都是很好的選擇。水果方面,要減少高糖水果的攝入,如榴蓮、荔枝、芒果等,可選擇蘋果、草莓、梨等含糖量較低的水果。

                                                                        蛋白質來源

                                                                        優選瘦肉、去皮雞胸肉、魚、蝦等低脂肪食材,低脂或脫脂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是增肌的關鍵,對于需要減重且想要增肌的人群,一般建議每千克體重每天攝入蛋白質1.2~1.8克,以支持肌肉修復與生長,提高基礎代謝率,防止減重過程中肌肉流失導致的基礎代謝率下降和體重反彈。

                                                                        其他營養

                                                                        素確保食物中含有健康的不飽和脂肪來源,如深海魚、堅果和植物油,其中的n-3多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對增肌有益。

                                                                        還要保證維生素D的攝入,多吃富含抗氧化營養素的食物,如胡蘿卜、番茄、紫甘藍和西蘭花等深色蔬果,它們可抵抗運動后產生的自由基,減少肌肉疲勞和損傷,對肌肉骨骼健康生長和恢復尤為重要。

                                                                        限制高能量密度食物

                                                                        減少油炸食品、含糖烘焙點心、糖果和肥肉等高能量密度(每100克超過400kcal)的食物。這些食物容易使人不知不覺地攝入過多熱量,從而引發或加重肥胖問題。

                                                                        建議: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烹調用油控制在20~25克,添加糖最好不超過25克。減重期間應嚴格限制飲酒,因為酒精的能量密度高達7kcal/克。

                                                                        3.怎么吃?

                                                                        優化進餐順序

                                                                        優先食用飽腹感強、能量密度低的食物,然后再攝入能量較高的食物。建議按照“湯—蔬菜—肉類—主食”的順序進餐,有助于降低整體的食物和能量攝入。

                                                                        避免進食過晚

                                                                        重視早餐,避免漏餐。晚餐不宜過晚,建議在17:00~19:00進食晚餐,晚餐后避免進食,但可飲水。過晚進食會打亂生物鐘,增加肥胖的風險。

                                                                        避免進食過快過飽

                                                                        每餐進食時間應超過20分鐘,吃到七分飽或八分飽。相同的食物,如果細嚼慢咽,可減緩進餐速度,減少總食量,有助于增加飽腹感,降低饑餓感。過快過飽的飲食往往會導致攝入大量的能量或食物,造成能量超標。

                                                                        避免過多零食或隨意進食

                                                                        盡量做到飲食有節制、科學搭配,避免暴飲暴食,控制隨意進食零食和喝飲料,避免夜宵。

                                                                        04 堅持運動和健康作息

                                                                        對于肥胖人群,減重的運動原則應以中低強度有氧運動為主,輔以抗阻運動。每周通過運動消耗2000千卡以上的能量。

                                                                        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周150~300分鐘,至少每隔一天進行一次,如慢跑、騎行、游泳、乒乓球。

                                                                        抗阻運動:每次10~20分鐘,每周2~3次,如臥推、俯臥撐、引體向上、平板支撐。

                                                                        運動減重的關鍵在于持之以恒,選擇和培養自己喜愛的運動方式,使其融入日常生活。

                                                                        盡可能減少靜坐和被動觀看屏幕的時間,每天將這類活動的時間控制在2~4小時以內。對于長期靜坐或伏案工作的人群,每小時定時起身活動3~5分鐘。

                                                                        此外,熬夜、睡眠不足和作息不規律會導致內分泌失調,脂肪代謝異常,增加肥胖風險,形成“過勞肥”。建議應遵循生物節律,確保每天約7小時的睡眠時間,建議在夜間11點之前睡覺。

                                                                        減重是一場馬拉松,科學減重需要耐心和堅持,從調整飲食到規律運動,每一步都是為健康加分,愿大家收獲更輕盈的身體和更有活力的自己!

                                                                        供稿單位:重慶科技館

                                                                        作者介紹:陳夢婷,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醫院主治醫師,醫學博士,國家注冊營養師。

                                                                        審核專家:李春藜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展示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需求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