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出現這種變化,可不只是“老糊涂”那么簡單!如何預防?
                                                                        來源:科普中國
                                                                        發布時間:2025-05-08
                                                                        瀏覽次數:2882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您身邊有沒有這樣的老人:曾經精明能干,退休后卻判若兩人?炒菜忘了放鹽、出了門就找不到家、甚至叫不上親人的名字……家人可能將這些變化簡單歸咎于“老糊涂”。但這可不是一句“老糊涂”可以解釋,背后很可能是一種被稱為“癡呆癥”的疾病在悄悄作祟。那么,究竟什么是癡呆癥?我們又該如何預防這種疾病呢?

                                                                        癡呆癥是以獲得性認知功能損害為核心癥狀的一類綜合征,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癡呆類型。當出現記憶力下降、性格改變、難以處理日常事務等情況時,您就需要提高警惕了。癡呆癥不僅嚴重影響患者自身的生活質量,也會給家屬帶來沉重的負擔。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5500萬癡呆癥患者,然而癡呆癥并非老年生活的必然結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團隊針對近3萬人開展了持續10年的跟蹤調查研究,發現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緩記憶衰退。您可能會問: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才叫健康生活方式呢?

                                                                        一、規律運動

                                                                        身體活動能夠促進腦部血液循環,給大腦帶來充足的“養料”,刺激神經細胞“生長”。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活動,還是專門的體育鍛煉,都能為腦健康帶來益處。

                                                                        體育鍛煉形式多樣,可依據自身喜好和需求選擇有氧、抗阻和身心運動等方式。有氧運動是最常見的運動形式,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快走、慢跑和自行車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您想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抗阻運動必不可少,爬樓梯、使用彈力帶和啞鈴等都是抗阻運動的代表;身心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舒緩心靈,您可以嘗試一下太極拳、八段錦和瑜伽等運動,通過舒緩流暢的動作,達到身心平衡的狀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除日?;顒油?,所有老年人應每周累積達到150min-300min中等強度(運動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4%至76%)或75min-150min高等強度(運動心率控制在(220-年齡)×77%以上)的體育鍛煉。運動雖好,需注意安全第一,在身體耐受的范圍內量力而行進行鍛煉。運動前充分熱身,運動后適時拉伸,避免運動損傷。

                                                                        二、均衡飲食

                                                                        食物中富含類胡蘿卜素、維生素、多酚和-3脂肪酸等營養素,可改善身體代謝,抑制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保護神經細胞。然而依賴單一營養素的效益有限。飲食模式強調特定的飲食組合,可以更大程度地發揮飲食對癡呆的預防效果,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MIND飲食正式這一理念的體現。MIND飲食綜合了地中海飲食和DASH飲食的優勢,已被證實在改善認知功能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MIND飲食提倡攝入足量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和全谷物食物,其中漿果(草莓、藍莓和黑莓等)因富含維生素、多酚和花青素等物質而被重點推薦;建議適量食用魚類(尤其是深海魚)和禽類;同時限制紅肉、乳制品、煎炸食品和甜品的攝入;烹飪時則建議選擇橄欖油替代其他油。此外,適量飲用葡萄酒也是一種健康的選擇。

                                                                        即使無法嚴格遵循這些健康飲食模式,也不必太過擔憂。您可從簡單改變開始:多吃蔬果、少吃糖、用好油,慢慢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三、認知刺激

                                                                        我們的大腦擁有數百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通過突觸相互連接傳遞信息,構成思考、學習和記憶的基礎網絡。而神經突觸具有可塑性,經常給予大腦適度的刺激有助于強化神經網絡連接,改善學習與記憶能力。

                                                                        認知刺激的形式多樣。您可以在閑暇時閱讀報紙或書籍,寫下自己的感想,鍛煉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還可和家人一起進行數獨、棋類和拼圖等益智游戲,促進感情交流的同時也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此外,學習一門新語言,掌握一件新樂器,嘗試繪畫或攝影等也是很好的方式,既能給您的生活增添色彩,也能保持大腦活躍。

                                                                        就像身體活動需要堅持,認知刺激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堅持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訓練效果最佳。依據您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持續為大腦“充電”。

                                                                        四、社交活動

                                                                        個人生活中少了與社會的“親密接觸”,容易引發孤獨和抑郁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認知功能。研究發現社會孤立的個體罹患癡呆癥的風險明顯升高,因此促進老年人回歸社會,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對實現健康老齡化至關重要。

                                                                        多和老伴兒、子女和朋友保持聯系,沒事就聊聊天;也可以走出家門,積極參與志愿服務、興趣小組或其他社區活動,保持社交活躍,不僅可以豐富日常生活,還能認識更多新朋友,心情也會更舒暢。

                                                                        當然,時代在進步,社交方式也隨之升級。數字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社交機會,通過互聯網開展線上社交活動越來越普遍?;ヂ摼W社交參與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通過視頻聊天、線上論壇或社交媒體,和遠方的親友“云”聚會,在足不出戶的同時也能擁有“天涯若比鄰”的溫暖。

                                                                        五、良好睡眠

                                                                        當我們睡眠時大腦會啟動“清潔模式”,清除白天工作產生的“垃圾”。睡眠障礙可能損害大腦的清潔能力,使代謝廢物沉積進而損傷神經細胞。良好睡眠對維持腦健康至關重要。

                                                                        睡眠時間過長或過短都會增加癡呆風險,每天6.5-7.5小時是理想的睡眠時長。然而很多老年人深受失眠或睡眠質量不佳的困擾,難以達到理想睡眠時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改善睡眠質量。

                                                                        選擇舒適的寢具;睡前遠離咖啡因或酒精;減少夜間噪音和環境燈光;睡前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規律作息和飲食;堅持體育鍛煉等改變可能有助于改善睡眠質量。若通過上述方法仍然難以改善睡眠質量,也可以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癡呆并不是衰老的必然結果,“管住嘴、邁開腿、勤動腦、多社交、好睡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癡呆風險。癡呆預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非一朝一夕的改變,而是一場循序漸進的“革命”。從今天開始調整生活方式,讓健康生活成為一種習慣。

                                                                        如果您的家人出現認知功能顯著改變、情緒行為明顯改變等可疑癥狀,別猶豫,及時就醫才是正解!

                                                                        參考文獻

                                                                        [1] Jia J,Zhao T,Liu Z,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healthy lifestyle and memory decline in older adults: 10 year, population 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MJ,2023,380: e072691.

                                                                        [2]中國老年護理聯盟,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中南大學湘雅泛海健康管理研究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 認知衰退老年人非藥物干預臨床實踐指南:身體活動[J]. 中國全科醫學,2023,26(16): 1927-1937,1971.

                                                                        [3] van den Brink A C, Brouwer-Brolsma E M, Berendsen A M, van de Rest O. The Mediterranean,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 and Mediterranean-DASH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 (MIND) Diets Are Associated with Less Cognitive Decline and a Lower Risk of Alzheimer’s Disease—A Review. Advances in Nutrition, 2019, 10(6): 1040-1065.

                                                                        [4]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認知訓練中國指南寫作組. 認知訓練中國指南(2022年版)[J]. 中華醫學雜志,2022,102(37):2918-2925.

                                                                        [5] Shen C, Rolls ET, Cheng W, et al. Feng J. Associations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With Later Dementia. Neurology. 2022 Jul 11;99(2):e164-e175.

                                                                        [6]劉培培,趙鎮雪,趙春善. 睡眠時間與老年癡呆發病風險的劑量反應Meta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2024,27(5):622-627.

                                                                        作者:

                                                                        喬雨晨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長、主任護師

                                                                        陳紅 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碩士研究生

                                                                        審核:唐芹 中華醫學會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資深研究員,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出品:科普中國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展示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需求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