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背得滾瓜爛熟的知識點,為什么一上考場全忘了?這樣做,事半功倍
                                                                        來源:科普中國
                                                                        發布時間:2021-06-08
                                                                        瀏覽次數:621

                                                                        本文專家:趙偉,天津大學泰達醫院神經內科和睡眠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

                                                                        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高考。

                                                                        2021年高考,1078萬考生帶著希望奔赴考場。

                                                                        微博截圖

                                                                        對于很多人來說,考試前,最頭疼的就是記憶、背誦各種知識點了。

                                                                        即便考前背得滾瓜爛熟,一上考場就忘了。

                                                                        高考前是人生智商和記憶的巔峰?為啥一上考場就忘沒了?現在的你還記得當年高考的題目嗎?

                                                                        今天,就一起帶你聊一聊關于記憶的科普知識…

                                                                        高考前是人生智商和記憶的巔峰?

                                                                        研究表明,大腦不同腦區的功能在不同的年齡開始衰退。20歲左右是大腦記憶功能的巔峰。

                                                                        當然,記憶功能也可以通過后期訓練來得到增強。

                                                                        所以,嚴格來講,不能說20歲是記憶最好的時候。

                                                                        為什么一上考場會忘掉很多知識?

                                                                        記憶是大腦對信息進行編碼、存儲、提取的過程。通常將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瞬時記憶,是指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五種感官對外界信息的感知,也叫感覺記憶。

                                                                        我們時刻受到感官信息的轟炸,來自外界的刺激首先在感覺記憶中處理,如圖象、聲音。感覺記憶維持的時間非常短,最多也就1-2秒鐘。這些信息大部分無法吸收。比如,你剛遇到的同事穿的是什么衣服?如果我們認為這些信息有價值,它就會進入我們的短時記憶系統。

                                                                        短時記憶,就像一個過濾器和臨時存儲器,類似于計算機的內存。

                                                                        短時記憶決定哪些信息該保留,哪些該丟棄,這樣避免大腦被大量無用的信息淹沒,通常只有數十秒鐘。

                                                                        例如,我們很快能記住一個新的電話號碼。

                                                                        此外,短時記憶的容量有限,通常為7±2個組塊,故有“貪多嚼不爛”一說。

                                                                        長時記憶,類似于硬盤,可以永久地儲存無限量的信息。

                                                                        如你會記得第一次遇到你喜歡的人的裙子顏色和樣子。

                                                                        但長時記憶的信息也會被遺忘,遺忘的機制有很多。

                                                                        1、干擾理論

                                                                        遺忘是不同記憶相互干擾的結果。你可能會毫不費力地回想起前一天晚上吃了什么,但一周后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太容易。因為你對其他飯的記憶會干擾你對那一頓飯的記憶,這就是遺忘的干擾理論。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件越相似,就越有可能發生干擾。一些特殊的事情不太可能受到干擾,比如畢業典禮、婚禮等。

                                                                        干擾理論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減少它的影響。一是重復學習,二是學習時避免連續學習類似的材料。例如,避免連續學習兩門外語。

                                                                        2、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

                                                                        短時記憶中的信息持續時間很短,如果沒有復述,記憶痕跡很快就會消失。

                                                                        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揭示了遺忘和時間之間的關系。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遺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這就是為什么一上考場就忘,考后是知識遺忘最快的階段,加之好多知識全靠死記硬背,缺乏有效的編碼,自然不能有效提取。

                                                                        丟失的知識,還能記回來嗎?

                                                                        有時候,雖然學習過的知識或者接受過的信息完全忘記了,但通過一個細微的提示能幫助我們想起這些知識和信息。

                                                                        考試超常發揮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試卷中的某些信息可能會提示你想到完全不記得的信息,甚至連自己都感覺到出乎意料。

                                                                        這種遺忘通常是由于記憶提取失敗,與編碼失敗和檢索線索的缺乏有關。

                                                                        雖然這些信息存在于你的長時記憶中,但并不能真正地檢索和提取它。一旦再次接觸到某一特定的信息(提取線索)可以觸發這些記憶的提取。

                                                                        雖然年齡會影響記憶力,但我們通過下面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記憶力。

                                                                        如何維持知識記憶?

                                                                        1. 注意力要集中

                                                                        注意力是記憶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集中注意力有助于減少干擾,增加記憶力,大聲朗讀能顯著提高記憶力。

                                                                        2. 反復學習,做到溫故知新

                                                                        反復練習帶給大腦的刺激越多,腦細胞之間的連接(記憶痕跡的基礎)就越活躍。

                                                                        3. 善于歸納和總結

                                                                        信息在記憶中被組織成相關的模塊進行存放,學習時把相似的概念和知識歸類在一起,有助于記憶。

                                                                        4. 巧用助記法

                                                                        將需要記住的知識點與非常熟悉、有趣的事物聯系起來。

                                                                        學會利用圖片、圖表、想象力將信息可視化,做筆記時可以借助于圖表,或者用熒光筆或紅筆將重點內容進行分類標記。

                                                                        5. 保持良好的情緒,焦慮抑郁都會導致記憶力下降

                                                                        6. 調整學習內容的順序

                                                                        好多學生在記單詞時,A和Z開頭的記得最好,中間的單詞很困難。

                                                                        材料的順序可以影響記憶的效果,這被稱為系列位置效應。變換一下學習開始的內容,這樣就更容易記住。

                                                                        7. 聽音樂

                                                                        聽音樂有助于放松,可以通過增加腦細胞聯系來提高記憶力。

                                                                        8. 健康飲食,少吃加工食品,減少糖的攝入

                                                                        糖的過量攝入會增加大腦炎癥,損害腦細胞,影響短時記憶、注意力持續時間。

                                                                        高糖飲食會減少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產生,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是大腦形成新記憶和學習所必需的。地中海飲食對長時記憶和工作記憶有益。巧克力中的可可能提高注意力、處理信息的速度和工作記憶。

                                                                        9. 睡眠對記憶的形成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員稱,學習新知識后睡覺是將新記憶轉化為持久記憶的最好方法之一。學習新知識后打個盹,可以幫助你更快地學習和更好地記憶。

                                                                        來源:科普中國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