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普:芬蘭人的社交恐懼癥
                                                                        來源:今日頭條
                                                                        作者:趣科普菌
                                                                        發布時間:2019-12-11
                                                                        瀏覽次數:5828
                                                                        人文科普:芬蘭人的社交恐懼癥
                                                                        在芬蘭,你總能看到一些很奇怪的現象。
                                                                        比如芬蘭人等車的方式是特殊的“芬蘭式排隊”;
                                                                        “奇怪”的芬蘭人
                                                                        他們的休息椅也為零星排列的單人座;甚至在芬蘭點外賣都“鬼鬼祟祟”的。
                                                                        “奇怪”的芬蘭人


                                                                        網上說這是因為芬蘭人有社交恐懼癥,但是你們也不要搞得這么明顯,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好嗎?
                                                                        這渾身上下寫滿的生人勿近的感覺,著實讓來芬蘭旅游的外國人摸不清頭腦。當然,得益于這樣的社恐式排隊,你是不是外國人也是一看便知。
                                                                        所以這種行為導致芬蘭的某一些公共設施形同虛設,比如說公交亭和遮陽棚,公交亭里但凡有了一個人,在芬蘭人眼里那就是恐怖的低壓地帶,寧可站在外面淋雨淋雪,都要保持絕對安全的距離。
                                                                        “奇怪”的芬蘭人
                                                                        在芬蘭公共場所的椅子,不僅是豪華的單人座設計,每一把椅子都間隔一米以上的距離,并且朝向都是巧妙的不想和你對視的45度角。
                                                                        “奇怪”的芬蘭人
                                                                        就連芬蘭的貓,都特別重視自己的個貓空間,近一厘米都覺得尷尬。
                                                                        “奇怪”的芬蘭人
                                                                        芬蘭人的這些奇怪的行為走紅后,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靈魂拷問:你們芬蘭人都這么內向嗎?
                                                                        芬蘭的畫家Karoliina Korhonen 更是創造出了一個帶著北歐藍帽的漫畫形象Matti來從生活的方方面面給大家展示他們的社交恐懼。
                                                                        ?
                                                                        “奇怪”的芬蘭人《芬蘭人的噩夢》


                                                                        當芬蘭人準備出門卻在走廊碰到鄰居時,“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
                                                                        “奇怪”的芬蘭人當你準備出門但鄰居在走廊上


                                                                        當芬蘭人想試吃一個免費小點心但是又不想與售貨員有任何交流時,大大的眼里寫滿了大大的饞。拜托,你們面對美食也是毫不妥協的嗎?!
                                                                        ?
                                                                        “奇怪”的芬蘭人你想要一個免費試用品但你并不想跟售貨員交流


                                                                        當芬蘭人在公交上想下車,但是公共按鈕壞了只能喊司機師傅停車時。

                                                                        ?
                                                                        “奇怪”的芬蘭人下車按鈕壞了,你只能喊司機停車


                                                                        我們不妨大膽的設想一下,這位Matti朋友會不會為了保住芬蘭人的尊嚴而一直等到下一位乘客下車時和TA一起。
                                                                        因為畢竟,我了解到的正宗芬蘭人,在招手招錯了公交的情況下,都會覺得還是要上去的。還真就是不愿給別人帶來一點麻煩唄。

                                                                        ?
                                                                        “奇怪”的芬蘭人你攔錯車了 但是你感覺不好意思還是得上車


                                                                        其實這樣看下來,這種“完全不想麻煩自己嘴巴”的思想和行為,我認為還有點可愛,都想和芬蘭人做朋友了。
                                                                        因此這些名為《芬蘭人的噩夢》的漫畫也走紅于世界,讓大家都知道了原來芬蘭人是這樣一個“害羞”的人群。
                                                                        “奇怪”的芬蘭人害羞的芬蘭人


                                                                        可是但凡一種個人的行為發展成群體甚至是一種文化的時候,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來看一下地理位置。芬蘭位于歐洲大陸的最北端,有1/3的國土面積處在北極圈內。
                                                                        “奇怪”的芬蘭人

                                                                        大部分的人口和農業資源都集中在南部,北部和東部的人口稀少,擁有廣闊的荒野地區。
                                                                        另外說到人口,芬蘭約有550萬人,而芬蘭的國土面積有:33.8萬平方公里,相當于他們的平均人口密度為16人每公頃。
                                                                        “奇怪”的芬蘭人
                                                                        我的天,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地廣人稀了吧!
                                                                        所以每一個芬蘭人都有著相當大的個人空間,久而久之,大家習慣了在自己的世界中生活,難免會懼怕外人的打擾了。
                                                                        芬蘭的氣候只有兩種形態:夏季短暫溫和,冬季漫長嚴寒,且氣溫平均在零下17攝氏度左右,在靠近北極圈的地區還會出現極晝極夜的現象。
                                                                        “奇怪”的芬蘭人芬蘭美麗的極光
                                                                        在這樣的極端天氣下,芬蘭人也可能是被凍得放棄了社交。
                                                                        你還別說,有研究表明,區域環境溫度是人類個性特征在世界各地地理區域之間存在系統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了測試環境溫度與人格之間的關系,有研究人員在兩個地理差異較大但是文化上不同的國家(中國和美國)進行了兩項大規模的研究,使用了大量的數據和多層次的分析,結果顯示在硅素溫度較高(即接近22℃)地區長大的人,人格因素得分更高更加社會化,換言之就是在較為溫暖環境長大的人們更加外向。
                                                                        其實也不難理解,溫度舒適的時候,大家都更愿意出門到戶外活動,一起散散步嘮個嗑啥的,擴展新的人際圈。
                                                                        “奇怪”的芬蘭人
                                                                        另一方面,天氣太冷或太熱時,人們更傾向于待在室內,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
                                                                        “奇怪”的芬蘭人
                                                                        那么問題又來了,常年寒冷的地區也不是只有芬蘭一個,為什么只有芬蘭人的內向更加的突出呢?
                                                                        還有一個解釋是說芬蘭人是有內向基因的。芬蘭人90.9%都是芬蘭族,他們有相對較少的祖先群體和強大的遺傳隔離,使得芬蘭在全國范圍內有了獨特的遺傳結構。
                                                                        “奇怪”的芬蘭人

                                                                        圖爾庫大學的高級研究員Niina Junttila為了揭開芬蘭孤獨感的全貌,參與了16年的縱向研究,從所研究的父母和孩子們身上發現,獨孤感有被繼承的趨勢,因此她認為害羞、溫柔、親密等性格是會被代入基因的。
                                                                        被這樣的一種環境影響下的芬蘭,開始崇尚“神圣的沉默”,并且在芬蘭,有一句這樣的俗語“沉默是黃金,說話是白銀”,所以,大家如果去芬蘭旅游,或許可以試著用眼神與芬蘭人交流...
                                                                        ?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