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國科普資源名錄網!
大賽
積分商城
會員登錄
注冊
首頁
資源名錄
知識
自然
生活
人文
天文
軍事
科技前沿
航空航天
視頻類
安全
音頻類
其他
我的科普行
海洋
有趣的天文奇觀
一句話科普
活動
研學營/冬夏令營
公益科普
團體定制
進學校
24小時科學銀行
科普大講堂
嘉年華/集市
科普課堂
進基地
科普產品
科普書籍
少年博物
科普小講師
桂深科普
進基地
數字科普
線上課程
科普師
游樂園
比賽
資訊
科普新聞
科普成果
科普活動
科技周
科普月
科普學分制
科技志愿
數字科普
科教聯
科教聯簡介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基地
科普師(雙證)
賽事
全站
知識
活動
資訊
互動
科普師
科普志愿者
微信咨詢
微信咨詢
咨詢QQ
3394522630
咨詢電話
0755-83231425
公眾號
TOP
首頁
>
知識
>
人文
深圳灣設置警示牌禁止投喂候鳥的思考
來源:
原創
作者:
劉國東
發布時間:
2019-12-11
瀏覽次數:
5082
? ?
多些理性,少些盲目
——
深圳灣設置警示牌禁止投喂候鳥的思考
科普師+劉國東
? ??近日,筆者發現深圳灣設置了警示牌禁止投喂候鳥。警示標語、警示牌的豎起,將對投擲喂食候鳥的行為有很大的制止作用。在豎起這塊警示標語的同時,有以下幾點希望與大家分享。
圖為新豎起的溫馨提示
投擲喂食水鳥危害
? ? 一、多些理性欣賞,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 ? 據了解,全球每年有數十億只候鳥進行洲際遷徙,9
條重要遷徙路線中就有4
條經過中國,其中深圳灣,就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這條候鳥遷飛路線上,得益于越來越好的自然環境,深圳灣逐漸變成為候鳥遷徙的中轉站,每當嚴冬來臨,超數十萬只候鳥開啟它們一年一度的生命之旅來到深圳之際,公眾對“來了就是深圳人”,有一種形象的闡釋,或是興趣愛好,或是科研,更多是圍觀以一睹候鳥飛翔、覓食、嬉戲的壯觀場面,讓過冬候鳥有種“大明星”的錯覺,深圳灣步道上人來人往,水中的白鷺等水鳥不過幾米也淡定覓食似乎驗證了“明星”說法
。
有很多人在外出游有過投擲喂魚、喂猴等行為,甚至在動物園也有過投擲喂食動物等行為,這些行為因為多種原因,往往都沒有被制止甚至是被默許和接受的。
很多人并不明白為什么不能投喂野生水鳥,其實,看似友愛的投喂背后卻藏著許多隱患,直接投擲喂食一方面容易導致鳥類喪失野外覓食能力,甚至產生“
印痕”
;另一方面,面包餅干等高能低蛋白事務,容易導致鳥類營養不良,體重下降,導致肌肉拉傷,翅膀畸形,無法完成遷徙重荷。此外,食物掉落水中,易腐爛產生大量細菌,造成水污染。野生鳥類與人過度接近,也有傳播禽流感等疾病的隱患。
? ? 希望伴隨著新警示牌的樹立,我們可以多些理性,少些盲目;多些了解,少些圍觀;多些關注,少些驚擾。就讓我們漫步深圳灣,候鳥自由地在灘涂上行走覓食,是多么美好的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
? ? 二、盲目跟風的“友善”可以消停了
? ? 近年來,因為對“
保護生態”
、“人與自然和諧”甚至“揚善”等的片面理解,出現了很多盲目跟風的行為,對我們的生態環境有很大的危害。這些行為處盲目投擲喂食,還包括盲目放生,盲目引種等行為。
很多人熱衷于放生,乃至迷信于放生,或以放生為祛病法,或為長壽法,或為消災法,或至少他們認為放生是對動物的“善舉”。例如放生蝦蟹、烏龜、蛇、蜘蛛等,暫且不說能不能存活,萬一造成“
生態殺手”
的入侵,這對本地物種來說是致命的,等于毀滅其他物種。生態系統是一個很精密、相互關聯的體系,隨意地添加或者減少成分或改變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都會對系統的穩定和健康造成危害。動物的放生行為意在保護動物生命,但應該是一種嚴格的、科學的、專業的活動,而不應該成為一種隨意的、大眾的、作秀的活動。
?
?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打賞
推廣
分享到:
喜歡此文章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打賞我們
我們將寫更多精彩的文章
近期活動
探索大灣區科普世界:880家場館地圖免費領取,開啟知識之旅
2024-07-16 00:00 開始
密碼破譯王:從摩斯密碼到AI大腦——人工智能系列先導課
2025-05-23 00:00 開始
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4005號
夏令營研學專列 | 14天跨越4省5城5000公里,穿越中國上下五千年!
2025-07-15 00:00 開始
關注我們
加入科普活動群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認識科普小朋友
成為科學小記者
深i科普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推薦文章
5000多年前古人的“記事本”都畫了啥
2025-05-08
我們猜的謎語,原來這么有來頭
2025-04-25
髹漆成器 溢彩千年 ——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
2025-04-25
不可思議!我們祖先不僅吃過人腦,還吃過這些“玩意兒”!
2025-04-24
世界讀書日|書籍的“演化”之路:從泥板到電子書
2025-04-23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認識科普小朋友
成為科學小記者
上一篇:
人文科普:芬蘭人的社交恐懼癥
下一篇:
我是小小建筑師活動方案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