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設置警示牌禁止投喂候鳥的思考
                                                                        來源:原創
                                                                        作者:劉國東
                                                                        發布時間:2019-12-11
                                                                        瀏覽次數:5082
                                                                        ? ? 多些理性,少些盲目——深圳灣設置警示牌禁止投喂候鳥的思考
                                                                        科普師+劉國東
                                                                        ? ??近日,筆者發現深圳灣設置了警示牌禁止投喂候鳥。警示標語、警示牌的豎起,將對投擲喂食候鳥的行為有很大的制止作用。在豎起這塊警示標語的同時,有以下幾點希望與大家分享。
                                                                        圖為新豎起的溫馨提示
                                                                        投擲喂食水鳥危害
                                                                        ? ? 一、多些理性欣賞,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 ? 據了解,全球每年有數十億只候鳥進行洲際遷徙,9條重要遷徙路線中就有4條經過中國,其中深圳灣,就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這條候鳥遷飛路線上,得益于越來越好的自然環境,深圳灣逐漸變成為候鳥遷徙的中轉站,每當嚴冬來臨,超數十萬只候鳥開啟它們一年一度的生命之旅來到深圳之際,公眾對“來了就是深圳人”,有一種形象的闡釋,或是興趣愛好,或是科研,更多是圍觀以一睹候鳥飛翔、覓食、嬉戲的壯觀場面,讓過冬候鳥有種“大明星”的錯覺,深圳灣步道上人來人往,水中的白鷺等水鳥不過幾米也淡定覓食似乎驗證了“明星”說法。有很多人在外出游有過投擲喂魚、喂猴等行為,甚至在動物園也有過投擲喂食動物等行為,這些行為因為多種原因,往往都沒有被制止甚至是被默許和接受的。很多人并不明白為什么不能投喂野生水鳥,其實,看似友愛的投喂背后卻藏著許多隱患,直接投擲喂食一方面容易導致鳥類喪失野外覓食能力,甚至產生“印痕”;另一方面,面包餅干等高能低蛋白事務,容易導致鳥類營養不良,體重下降,導致肌肉拉傷,翅膀畸形,無法完成遷徙重荷。此外,食物掉落水中,易腐爛產生大量細菌,造成水污染。野生鳥類與人過度接近,也有傳播禽流感等疾病的隱患。
                                                                        ? ? 希望伴隨著新警示牌的樹立,我們可以多些理性,少些盲目;多些了解,少些圍觀;多些關注,少些驚擾。就讓我們漫步深圳灣,候鳥自由地在灘涂上行走覓食,是多么美好的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
                                                                        ? ? 二、盲目跟風的“友善”可以消停了
                                                                        ? ? 近年來,因為對“保護生態”、“人與自然和諧”甚至“揚善”等的片面理解,出現了很多盲目跟風的行為,對我們的生態環境有很大的危害。這些行為處盲目投擲喂食,還包括盲目放生,盲目引種等行為。
                                                                        很多人熱衷于放生,乃至迷信于放生,或以放生為祛病法,或為長壽法,或為消災法,或至少他們認為放生是對動物的“善舉”。例如放生蝦蟹、烏龜、蛇、蜘蛛等,暫且不說能不能存活,萬一造成“生態殺手”的入侵,這對本地物種來說是致命的,等于毀滅其他物種。生態系統是一個很精密、相互關聯的體系,隨意地添加或者減少成分或改變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都會對系統的穩定和健康造成危害。動物的放生行為意在保護動物生命,但應該是一種嚴格的、科學的、專業的活動,而不應該成為一種隨意的、大眾的、作秀的活動。
                                                                        ?
                                                                        ?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