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安徽艦。
裝備前沿
2024年4月23日是人民海軍成立75周年紀念日。海軍政治工作部精心策劃制作了一部《75年·75秒》短視頻宣傳片,以“秒讀人民海軍、秒懂鋼鐵艦隊”的方式,驚艷出圈。視頻中有一個也是以“75”命名的艦種——075型兩棲攻擊艦。
直接到敵后方打擊重點目標
3年前的海軍紀念日,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交接入列,對提升我國兩棲作戰能力、完善作戰體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2022年,廣西艦、安徽艦接連亮相。兩年間3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入列服役,標志著海軍兩棲作戰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兩棲攻擊艦可以從空中和海面向目標地域投送登陸力量。二戰后,隨著核武器的出現和反艦導彈的發展,傳統搶灘登陸作戰的難度和代價急劇上升。
傳統登陸艦實行的是由岸到岸作戰模式,即在己方海岸完成部隊裝載,航渡到敵人海岸把部隊投送上去,然后撤回。與此不同的是,兩棲攻擊艦可以作為登陸部隊的攻擊發起平臺,實現由海到陸的作戰。
兩棲登陸部隊直接從兩棲攻擊艦的甲板上乘坐直升機,飛越敵人在灘頭設立的難度大、危險度高的防線,在其后方降落后打擊重點目標。由于直升機突防能力強、靈活性高,比固定翼運輸機空降作戰更有利于達成作戰目的。同時,配合行動的武裝直升機還可直接發動對地攻擊。在運輸艦的配合下,登陸部隊可以被源源不斷地運送至近海的兩棲攻擊艦上,實現持續輸出。
同時,兩棲攻擊艦具有靈活機動的特性,不易被敵人發現,因此敵方也難以掌握登陸作戰發起攻擊的方向和地點,可以極大地分散沿岸駐守敵軍的兵力,打亂其部署,提高發起登陸攻擊的突然性,甚至可直接攻擊海岸后方的縱深地帶,如敵指揮機構、火力節點等,毀癱其戰爭體系。
實現人員和裝備不沾水登陸
作為中國人民海軍第二大噸位的艦種,075型兩棲攻擊艦的甲板布局和航空母艦類似,猶如一個小號的航空母艦,采用全通甲板、緊湊型的邊島式布局,因此又被稱作“小平頂”。
得益于寬闊的甲板作業面積,075型兩棲攻擊艦可以輕松地起降各型作戰直升機,可以在各種復雜地形實現機降作戰,具備在全球大部分海岸發起兩棲登陸作戰的能力,這相比傳統登陸艦只能在平坦海岸使用更有優勢。
除此之外,075型兩棲攻擊艦還可以裝載726型氣墊登陸艇及兩棲戰車。726型氣墊登陸艇是我國自主研制的中型氣墊艇,能搭載一輛重型坦克或幾十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以60節(1節為1海里/小時,1海里為1.852千米)的速度沖上岸灘,實現人員和裝備不沾水的登陸。在上陸沖擊階段,可極大縮短在敵岸防火力攻擊區的暴露時間,因而十分有利于快速攻擊上陸并降低登陸兵力損失。同時它還配備導彈艦炮、近距離防御武器系統,這些裝備的組合都大大加強了075型兩棲攻擊艦的作戰能力。
此外,作為重要的兵力投送機動平臺與指揮中心,075型兩棲攻擊艦具備強大的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它在保衛海上交通、保護國家海外資產、撤僑、維和等遠洋部署,以及在發生海上災難或地區危機時實施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方面,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075型兩棲攻擊艦,集直升機的打擊能力、氣墊船的運輸能力和突擊車的快速打擊能力于一體,使我國遠海作戰力量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人民海軍兩棲登陸作戰樣式將由傳統平面登陸作戰,向空中垂直登陸與平面登陸緊密結合的立體化登陸作戰轉型。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