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科普:導彈世界也有“江湖”——解碼“門派眾多”的導彈
                                                                        來源:科普中國
                                                                        發布時間:2023-09-18
                                                                        瀏覽次數:1303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問世以來,導彈的性能經過數十年的不斷改進,已得到長足發展。那么,導彈有哪些分類方式呢?


                                                                        若按作戰使命分類,導彈可被分為戰略導彈和戰術導彈。攜帶有核彈頭的戰略導彈是有核大國之間確保有把握相互摧毀的“殺手锏”。戰術導彈則是用于毀傷戰役戰術目標的一類導彈,它既可以攜帶核彈頭,又可以采用常規戰斗部。戰術導彈因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便于控制作戰規模、作戰使用靈活等特點,在多次局部戰爭中被大量使用,它也是世界各大軍事強國競相發展的重要武器裝備之一。


                                                                        俄羅斯米格31戰機掛載匕首導彈


                                                                        根據實際作戰需要和意圖,導彈類型還可以按照其他標準進行劃分,可謂是多種多樣。如按導彈發射點和目標位置的不同,可將導彈分為地地導彈、地空導彈、潛地導彈、潛艦導彈、艦艦導彈、艦地導彈、艦空導彈、空空導彈、空地導彈、空艦導彈和岸艦導彈等;若按導彈的射程分類,可分為洲際導彈、遠程導彈、中程導彈和近程導彈(不同國家、組織和技術手冊對于導彈射程指標遠近的定義不盡相同);若按導彈的搭載平臺分類,可分為艦載導彈、潛射導彈、空射(機載)導彈和炮射導彈等;若按目標類型分類,可分為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反裝甲導彈、反輻射導彈、反導導彈和反衛星導彈等;按制導體制分類,導彈又可被分為雷達制導導彈(含主動雷達制導和被動雷達制導)、光學制導導彈(含電視制導、紅外成像制導和激光制導)和多模復合制導導彈等。


                                                                        高能固體復合推進劑的出現,為導彈發動機類型從早期貯存時間短、備戰周期長且有毒有腐蝕性危害的液體發動機向固體發動機過渡創造了有利條件,照此標準又可將導彈按推進劑類型分類為液體導彈、固體導彈和固液導彈(在各級動力裝置中使用不同種類的推進劑);如按飛行速度分類,導彈還可以被分為亞音速導彈、超音速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比如時下美國、俄羅斯、中國、德國、法國、日本、印度和朝鮮等國競相發展的高超音速導彈,飛行速度普遍可以達到5馬赫以上,其中中俄兩國在高超音速導彈和高超音速滑翔體的實用化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伊朗“征服者”高超聲速導彈


                                                                        除上述標準外,更加常見的分類方法還包括,按導彈的飛行方式分為彈道導彈、飛航導彈和組合導彈。彈道導彈是除了一小段有動力飛行并進行制導的彈道外,全部沿著只受地球重力作用沿橢圓彈道飛行的導彈,比如陸基地下井發射的民兵Ⅲ洲際彈道導彈和由潛艇搭載的三叉戟Ⅱ D5洲際彈道導彈,至今仍是美國重要的核威懾力量組合部分。彈道導彈通常威力大、射程遠,其命中精度則取決于制導系統的技術水平。彈道導彈可按結構再分為單級和多級導彈,一般級數越多,射程越遠。


                                                                        飛航導彈是指采用火箭發動機或吸氣式發動機作為動力,依靠彈體(包括彈翼等)產生的空氣動力及發動機的推力,主要在大氣層內沿著機動可變的彈道飛行的導彈。習慣上我們常把飛航導彈再細分為巡航導彈、反艦導彈、反輻射導彈和空地導彈等,像人丁興旺的“戰斧”巡航導彈家族、“捕鯨叉”反艦導彈家族都屬于飛航導彈。這些導彈普遍具有射程遠、精度高、成本低、攻擊隱蔽性高和發射平臺多樣等優點,能夠對假想敵的縱深目標進行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其鼻祖便是德國在二戰末期投入戰場的V-1導彈。組合導彈則是結合了彈道導彈和飛航導彈兩者的彈道特點,其在飛行過程中高度、方位和方向都會發生復雜變化,使防御方難以計算出其軌跡并實施攔截,但相應地對研制國家的總體科技水平要求極高。


                                                                        不過隨著戰爭理論的演變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不同導彈間的作戰任務開始出現相互交叉,出現了具有雙重乃至多重作戰使命的新型導彈,傳統的導彈劃分界限也開始變得模糊不清。有些國家比如俄羅斯,又專門劃分出了戰役戰術導彈這一單獨的類別,縞瑪瑙超音速反艦導彈和俱樂部/口徑導彈家族中的3M54亞-超雙速制反艦導彈就屬于此類。而從俄烏沖突中俄方使用Kh-555導彈遠程打擊烏克蘭境內縱深目標的表現來看,這種空射戰略飛航導彈也可以通過更換常規戰斗部達到戰術目的。


                                                                        未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導彈武器或將進一步向高超音速化、隱形化和智能化發展,各類導彈之間的橫向關系將更趨模糊化。與此同時,導彈的定義本身——裝有戰斗部、動力裝置、由制導系統控制飛向目標的一類無人駕駛飛行器——也開始受到自殺式無人機(又叫巡飛彈)的嚴峻挑戰。此類低成本的微型無人飛行器在前不久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局部沖突中,以及在俄烏戰場上異軍突起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其低廉的造價、簡單的操作和易生產性或將徹底改變常規戰爭的形態,能夠以極小的代價摧毀敵方重要的技術裝備并殺傷其有生力量。不過在可預見的將來,“門派眾多”的導彈仍會是各國武庫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精確制導武器。(作者:施展 圖片來源:央廣軍事 把關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 江帆)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