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再也不說翻車魚又懶又傻了!
                                                                        來源:博物
                                                                        發布時間:2021-09-30
                                                                        瀏覽次數:1722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繼“內卷”這個詞火起來之后,又有一個詞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起來,叫“躺平”,向下突破天花板。

                                                                        如果把這個詞放到動物圈,那大家心目中最典型的“躺平”代表一定是它——翻車魚。

                                                                        被咬了還很淡定,躺得是真的平啊

                                                                        圖片來源見水印

                                                                        然而,如果你印象中的翻車魚就只是佛系劃水、懶懶傻傻、隨波逐流、經?!疤善健钡脑?,那可能是對它的了解過于片面了!

                                                                        今天,我準備通過最新的科學研究,來破除大家對于翻車魚認知的幾個誤區。


                                                                        24小時時時躺平?錯!

                                                                        網上看到的翻車魚照片,大多是側躺在水面上的,十分慵懶。很多人以為這就是翻車魚的常態,其實不然。

                                                                        翻車魚英文名叫Sunfish,意思是“經常做日光浴的魚”。如果不是為了美黑(當然不是),那它曬太陽是圖啥呢?

                                                                        翻車魚:謝邀,活著

                                                                        圖片來自:sportdiver

                                                                        有研究認為,定期上浮是一種調節體溫的方式,可以使下潛的翻車魚能更長時間地待在寒冷的深水中覓食;也有研究說周期性的上浮和下潛只是翻車魚保證最大化覓食的捕食策略。

                                                                        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翻車魚上浮是為了讓海鳥幫它清理體表的寄生蟲。

                                                                        翻車魚背鰭上的寄生蟲

                                                                        圖片來自:oceansunfish.org

                                                                        總之,對于“翻車魚到底為啥定期上浮躺平曬太陽”這個問題,科學家還在探索中,但毫無疑問,這并不是它們的常態,只是一天或者一生中的短暫時光。

                                                                        無論采取哪一種策略,在競爭激烈的海洋中,都能增加生物生存的機會,所以它們其實是以舒服“躺平”的姿態,在迎接生活中的大風大浪。

                                                                        升華主題了屬于是。

                                                                        圖片來自:oceansunfish.org

                                                                        整個大海處處為家?錯!

                                                                        翻車魚長得十分奇特,它們不像典型的硬骨魚那樣,長著尾鰭。

                                                                        另外,翻車魚的脊柱節數比其他多數魚要少,肋骨和腹鰭消失,尾鰭也幾乎要消失了。雖然沒法像其他魚類那樣通過側向擺尾提供推進力,但卻可以由發達的臀鰭和背鰭提供強大的推進力。

                                                                        翻車魚的骨骼結構。在德文里,翻車魚有個綽號叫Schwimmenderkopf,意思是游泳的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圖片來自:wiki common

                                                                        不過,科學家給這些沒有尾鰭的大魚裝上了定位裝置并進行了遙測研究。

                                                                        事實證明,翻車魚并不是一眾宣傳文案中所描繪的那樣,只能“隨波逐流”——它們不僅具有強大的水平方向游動能力,還可以縱向潛入深海,研究人員甚至還看到了它們躍身擊浪的身影。

                                                                        動森里的翻車魚

                                                                        圖片來自網絡

                                                                        等等,定位裝置是怎么安裝的?

                                                                        相當不好弄?。?!

                                                                        首先是不好固定。給哺乳動物做定位裝置,咱們可以給它做成頸圈,因為人家有脖子;給鳥類準備的定位裝置戴法就更多了,除了頸圈,腿環和背負式裝置也都可以的。

                                                                        但翻車魚就不一樣了,它不光沒脖子沒腿,還沒手……

                                                                        翻車魚:你再罵?

                                                                        第二個問題是,定位裝置在水下幾厘米處就難以接收信號定位了,更別提在翻車魚經常呆的水面下幾十米甚至近500米了。

                                                                        那么該如何讓GPS工作呢?

                                                                        科學家想了個辦法:找來一根1.5米長的繩子,一端固定在翻車魚背上,另一端固定住一個浮漂式定位裝置——浮漂的裝置不會給翻車魚帶來什么阻力,不會反復拍打它的身體,繩子也不會纏繞住海洋中的異物或者翻車魚自己。翻車魚在水下活動時,定位裝置停止工作;而當浮到水面上時,定位裝置則會記錄下位置信息,并將信息回傳。

                                                                        裝好后的效果是這樣

                                                                        大約三個月后,研究人員發現,翻車魚竟然從葡萄牙附近海域跨越了950公里到達了愛爾蘭西部海域,而且該區附近的沿岸流方向表明,翻車魚似乎是逆洋流而上的。

                                                                        我看誰還說它“佛系劃水”“隨波逐流”!

                                                                        不躺平的時候人家長這樣

                                                                        圖片來源見水印

                                                                        之后科學家又采用了精度更高、空間誤差更小追蹤裝置,發現這些翻車魚的游泳速度和耐力居然不亞于鯊魚!

                                                                        這些在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區——就是橄欖油廣告里經常出現的地方——附近的海域被貼上跟蹤器的大魚,以近20公里的“日速”,在接近100天的追蹤過程中跨越了1800公里。雖然翻車魚活動的范圍不小,但目前還沒有發現它們可以周游世界的證據。)


                                                                        偏愛吃水母?錯!

                                                                        人們曾經以為,翻車魚的主要食物是比它們游得更慢的水母。

                                                                        但近年來,人們通過對翻車魚胃容物中DNA的研究發現,水母大約只占食物的15%,更多的是蝦、蟹、磷蝦等甲殼動物,占到了37%,其他種類的硬骨魚占到24%。

                                                                        翻車魚可能在為了追尋獵物進行水平方向的運動,同樣在它們的縱深方向上為了覓食往返于深海和陽光能夠投射的淺水層甚至是完全接近海面。

                                                                        人們還發現,翻車魚在白天時下潛的深度普遍高于夜間——這與獵物的晝夜垂直遷徙有關。晝夜下潛深度的差異,是一種為了保證取食獵物最大化的生存策略。

                                                                        看來它們并不是營銷號常說的“傻傻笨笨”哦,人家還是有些智慧的。

                                                                        戰術下潛




                                                                        歡迎掃碼入群!

                                                                        深圳科普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惠的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