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蚯蚓,撬動土壤健康“大乾坤”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趙琦
                                                                        發布時間:2024-12-18
                                                                        瀏覽次數:999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12月5日是第十一個世界土壤日,主題是“促進土壤養護:測量、監測、管理”,其為保護和管理土壤提供明確方向和方法;12月9日至11日,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泰國農業部共同舉辦的2024年國際水土論壇在曼谷舉行,在此次論壇上,世界第一個關于制止和扭轉土壤退化和水資源短缺的高級別行動計劃誕生。土壤和水資源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全球約95%的糧食皆依賴土壤產出。因此,對土壤數據開展精準監測和修復,已迫在眉睫。

                                                                        土壤動物是土壤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蚯蚓具有明顯優勢,不僅在土壤動物群生物量中占比達60%,還一直被認為是土壤健康的“晴雨表”,以其獨特的方式撬動著土壤健康的“大乾坤”。

                                                                        既是“松土神器”,又是“有機肥之王”

                                                                        蚯蚓堪稱天然的“松土神器”。它如同土壤中的“地下工程師”,在土壤里蜿蜒前行,別看其身體柔軟,卻能將緊實的土壤拱出一條條或水平或垂直的生命通道。土壤仿如任督二脈被打通,讓空氣順著這些通道魚貫而入,“血液”(水分)也不再淤積,順暢滲透至土層各處。蚯蚓的“耕耘”讓土地土質疏松綿軟,使農作物輕松扎根,根須得以暢快呼吸并吸收營養,為糧食豐收筑牢根基。蚯蚓在土壤中的蠕動、排泄,還改變了土壤微生物的棲息環境,原地不動就可以“住新家”,促其繁衍,雙方共同攜手分解有機物,促進養分循環。

                                                                        除了松土,蚯蚓們還合力建設了馬力十足的“肥料工廠”。它吞食大量落葉、枯草,以及腐爛的植物、根莖等有機物,在體內特殊酶和腸道微生物等“伙伴們”的共同作用下,將這些原本無用的有機廢棄物細細研磨、分解和轉化,最終排出了被譽為“有機肥之王”的蚯蚓糞。

                                                                        蚯蚓糞不僅富含植物生長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還有大量活性很強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此外,蚯蚓糞中還含有促進植物生長的“滋補品”——植物激素,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植物茁壯成長。以海南省??谑袨槔?,使用蚯蚓糞種植的葉菜,在夏秋季,一畝一茬種菜產量達2000斤,相比使用生物肥至少增產10%-20%,而且地里的菜蟲害少、根苗壯,葉子特別有光澤,外觀、口感都更好。

                                                                        拯救蚯蚓,行動刻不容緩

                                                                        遺憾的是,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土壤陷入“困境”,過度開墾、不合理施肥用藥,逐步榨干土壤養分、破壞土壤結構,甚至工業污染讓土壤“中毒”。包括蚯蚓在內的生物生存空間被急劇壓縮,生存環境急劇惡化。蚯蚓雖身陷囹圄,卻仍拼盡全力,使出“畢生所學”幫助人們抵抗外來污染對土壤的侵蝕??上У氖?,由于污染物不斷累積,蚯蚓數量大幅銳減,土壤生態鏈岌岌可危,土壤肥力再生陷入停滯,一場無聲的“土壤危機”悄然來襲。

                                                                        為保護土壤,保護人類,“拯救蚯蚓”勢在必行??上驳氖?,不僅是學術界,我國各行各界都愈發關注蚯蚓在生態環境、人類健康、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并為其提供強有力的保護。

                                                                        2022年,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7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野生蚯蚓保護 改善土壤生態環境的通知》;2023年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首次提出“要嚴厲打擊電捕蚯蚓等破壞土壤行為”;同年6月,蚯蚓首登新調整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守護土壤,蚯蚓不可或缺;拯救蚯蚓,行動刻不容緩。借助“世界土壤日”“國際水土論壇”等活動,讓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蚯蚓,珍視這些蘊含著大能量的小生命。我們可采用生物肥、生物農藥等措施替代化肥農藥,給蚯蚓營造“安全屋”;也可以從垃圾分類做起,讓廚余垃圾化作蚯蚓口糧,助力土壤改良;或者是雨后看到爬出土壤的蚯蚓,把它放回到草叢里或泥土上,都是對蚯蚓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善舉。一人之力雖微,但匯聚萬千微光,定能重塑土壤健康。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教授)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展示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需求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