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玉米“芯” 端牢國人飯碗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趙久然
                                                                        發布時間:2024-11-29
                                                                        瀏覽次數:1045

                                                                        圖為趙久然在實驗室研究玉米新品種。(作者供圖)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編者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中國科協科普部聯合新華網、科普時報社,特邀院士專家,暢談科技強國。本期“科普話強國”欄目,帶領讀者走進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探尋玉米“芯”路歷程。

                                                                        ==============================

                                                                        科普話強國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作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玉米年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約四成。因此,一粒小小的玉米種子,關系到國人飯碗與國家糧食安全。

                                                                        玉米按用途分為三大種類

                                                                        我國玉米種植范圍非常廣,主要產區有四個,即東北和華北春播玉米區、黃淮海夏播玉米區、西北春播玉米區,以及西南玉米區。玉米每年總產量近3億噸,是我國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

                                                                        從用途上看,玉米可分為三大種類。第一類是籽粒用玉米,主要用于飼料和工業加工原料,或直接用作口糧和食品原料等。在我國,這類玉米種植面積最大,每年種植6.5億畝左右。第二類是青貯玉米,在成熟前將秸稈連帶果穗一起收獲,切碎發酵后,用作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基礎飼料。第三類是鮮食玉米,即采摘收獲和食用鮮嫩果穗或籽粒的玉米。市場上所說的“水果玉米”指的就是鮮食玉米,包括糯玉米、甜玉米、甜加糯型玉米等;常見的紫玉米、黑玉米等鮮果穗玉米也都屬于鮮食玉米。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鮮食玉米生產國和消費國。

                                                                        培育良種是萬里挑一的過程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每粒種子都有數萬個基因,決定著產量、品質、抗性等各方面的性狀。玉米良種對增產的貢獻率已達到40%以上。

                                                                        一個好的鮮食玉米新品種,除了各方面性狀優良外,從生產和產業角度看,還要符合“三好”標準:好種植,普通玉米怎么種它就可以怎么種;好吃,受到廣大消費者認可和歡迎;好銷售,市場渠道暢通,農民種的玉米都能夠及時銷出去。

                                                                        但要培育一個各方面都優秀的玉米品種,談何容易。新品種選育是一個漫長、繁雜的過程??蒲腥藛T要將具有不同優點的玉米材料通過雜交,讓基因重新組合產生大量性狀變異,將適合生產需要的好材料鑒選出來,培育出能夠穩定遺傳的優良自交系親本,再進一步培育雜交品種。培育出好的雜交品種是一個萬里挑一的過程。

                                                                        此外,與種業強國相比,我國玉米育種工作起步較晚。打好種業翻身仗,就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當前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手段,為育種工作提供了新理念與技術支持。目前,我們很多育種工作正在運用全基因組選擇和多組學的大數據理念,方興未艾的人工智能技術也是非常有力的助手,我們正研究如何更好把它用到未來的科研育種工作中。

                                                                        建立玉米品種“分子身份證”庫

                                                                        良種培育出來,就要種子產業化和示范推廣,大面積應用。

                                                                        早年下鄉蹲點期間,經常見到農民買到假種子,導致嚴重減產。那時我就萌生了研發一種檢測技術,能快速準確鑒定種子真偽,維護農民權益的想法。于是,我們研發了玉米標準DNA指紋構建關鍵技術,并形成指紋數據庫。目前已有10多萬玉米品種樣品有了“分子身份證”。

                                                                        DNA指紋庫相當于品種的身份識別系統,根據種子樣品的“分子身份證”,既能鑒定種子本身,又可以追溯其父代,數以萬計的種質資源都可通過指紋庫進行檢測鑒定和分類。

                                                                        有了這項技術,能快速準確辨識玉米種子真假與純度,保護農民權益,防止品種侵權,保護育種工作者的知識產權。此外,通過比較玉米新品種與已有品種的區別大小,為衡量科研育種工作的創新程度提供依據。DNA指紋庫還為玉米品種審定、種子信息更新與種子質量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目前,這項技術已在行業廣泛應用,除玉米種子外,水稻、小麥等幾十種作物也都開始使用,為我國種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作者系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首席科學家)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展示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需求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