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星堆——探索古蜀文明的氣候密碼
                                                                        發布時間:2024-07-13
                                                                        瀏覽次數:1405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編者按: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1927年,一位四川廣漢農民在淘浚溝渠時發現了玉石器,三星堆文明得以重見天日。

                                                                        隨著一次次發掘,三星堆大量珍貴獨特的文物展現在世人面前,古蜀文明的璀璨與神秘震驚世界。古三星堆人為何選擇古蜀作為生存繁衍之地?此處出土的文物有何特色?三星堆文明因何衰亡?本版帶您一同探尋三星堆文明的氣候密碼。

                                                                        策劃?

                                                                        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研究員?陸其峰

                                                                        四川省氣候中心研究員?周長艷

                                                                        四川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鄧國衛

                                                                        德陽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李曉明

                                                                        四川省氣候中心助理工程師?孫可可

                                                                        主創:

                                                                        四川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鐘燕川

                                                                        德陽市氣象局工程師?蔡嘉婧

                                                                        從衣食住行看煙火人生

                                                                        作為古蜀時代的重要都城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三星堆曾有一段相當長的繁榮昌盛的社會生活。三星堆文物的出土,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古蜀世界,揭開了千百年來古蜀歷史的神秘面紗,使我們看到了湮沒達數千年之久的古蜀國的真實面目。

                                                                        三星堆博物館館藏文物 德陽市氣象局供圖

                                                                        三星堆人日常生活是怎樣的?衣食住行有什么特色?

                                                                        2021年,考古人員發現,在三星堆發掘的青銅器物的表面上,附著有大量黑色的灰燼物質,經檢測,這些物質里含有絲蛋白,以此推測,三星堆時期的貴族衣物質地可能為絲綢,制作工藝為刺繡。在三星堆三號坑的灰燼層中,研究人員發現了絲織物的痕跡,這表明三千年前的古人已經使用絲織品作為服飾材料。

                                                                        絲綢生產主要依賴于桑樹和蠶,它們的生長需要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適宜溫度范圍通常在18—30℃,濕度在70%—80%之間。四季分明且穩定的天氣,有利于桑樹的生長和家蠶的生命形成穩定性周期;適量的陽光、較長的無霜期對桑樹的光合作用和生長至關重要,有助于桑葉的養分積累,確保養蠶期間有充足的桑葉供應,進而促進蠶的生長發育。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氣候區,這類氣候類型較為常見,如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和印度部分地區。

                                                                        除了絲織品,古蜀人的服飾可能還包括其他天然材料,如葛麻。但這類衣物一般不能抵抗嚴寒,說明三星堆時期總體比較溫暖。

                                                                        飲食上,作為古蜀人,三星堆人或許也已經用火鍋煮食了。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陶三足炊器表明,古蜀人可能已經有了烹飪多樣化食物的器具。從其造型來看,這個器具的確是可以當作火鍋使用的,而且三星堆遺址中也發現有酒具,說明古蜀國時的人們已經可以像現在一樣,喝著小酒,涮著火鍋,開心地邊吃邊聊,生活相當愜意!陶三足炊器雖然可以做火鍋,但也可認為它是一個有著多種功能的綜合性炊具,敞口較大的部分,可能是烙餅、烤肉、烤植物根莖、烤干果或加熱干糧用的,顯示了三星堆人的烹飪技術已經十分先進。

                                                                        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炭化大米種子,4號坑灰燼層中還發現過一粒粟,也就是小米。碳14檢測結果表示,這粒小米的時間明顯早于稻谷,稻谷具有4000年的歷史,而小米則具有5000年左右的歷史。也就是說,古三星堆人曾一度以小米為食物,直至后來大米出現,才漸漸替代小米成了主食。

                                                                        水稻通常在熱帶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帶生長。這些氣候帶具有高溫多濕的氣候特點,水熱資源非常豐富,為水稻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和較長的生長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長發育。小米喜歡溫暖氣候,需要充足的陽光和適量的降水,最適宜的生長溫度一般在20—30℃之間。它在較高的溫度下可以快速生長,但極端高溫或低溫都可能影響其生長和產量。四川年總降水量在1100—2000毫米,日照時間1400—2200小時,有效積溫6500—8000℃,這些條件都有利于水稻和小米的生長。

                                                                        而在住宅方面,三星堆出土的木骨泥墻是一種可以適應濕潤多雨氣候的建筑,木結構有利于通風,泥墻則能防潮,這種結構能有效適應四川盆地的氣候特點。而臺地的使用,可能是為了應對季節性洪水或地下水位較高的情況,通過建造臺地來提高建筑的地面高度,減少潮濕和洪水對居住環境的影響。此外,三星堆人還在地面挖設溝槽并在其內設置柱網,這種建筑方式有助于改善排水,適應多雨地區的氣候條件。許多房址遺跡都能反映出,在起初建造時,三星堆人就已經將對氣候的適應及對不利天氣的防范融入到建筑中,例如城墻和壕溝不僅具有防御功能,還可能有助于管理和調節城內的水流,保持城內的干燥,適應濕潤氣候。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三星堆人更偏愛竹子,竹子通常生長在溫暖地區,需要充足的水分,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6—25℃,四川恰好滿足了它們對水分、氣溫和土壤的要求。

                                                                        三星堆人的交通工具并沒有十分明確。但三星堆遺址靠近鴨子河,河流在當時可能被當作一種重要的運輸載體。使用獨木舟或其他簡單的水上運輸工具,可以進行捕魚和物資的運輸。三星堆遺址很少有馬車的工具及零配件,由此判斷,三星堆人可能使用牛、馬等牲畜來幫助運輸重物或將其作為騎乘工具。

                                                                        氣候變化承載文明興衰

                                                                        盡管三星堆文明在某些方面與中原文明有相似之處,但它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征,在大型青銅器鑄造技藝等方面展現出了極高水平。三星堆文明發展程度如此之高,也離不開適宜的氣候條件。

                                                                        通過對三星堆遺址的孢粉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了多種植物遺存,包括竹子、闊葉樹材、棕櫚科、蘆葦、禾本科、甘藍、大豆、菊葉香藜以及少量碳化稻等。這些植物遺存表明,在距今約3000年前,殷周交替之際,成都平原地區有著茂密的常綠闊葉林,植物種類多樣,多為熱帶、亞熱帶植物。并且附近有湖泊水溝,擁有較多的藻類植物,氣候溫暖濕潤,適宜人類居住。

                                                                        而在2021年三星堆考古發掘中,還發現了大量象牙,這可能是由于貿易交換,也可能反映了在三星堆文明時期,該地區有大象生存。大象最舒適的生存環境是海拔1300米以下的熱帶深林,它們對溫度有一定的要求,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可能影響它們的生活。大象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因此水源的充足對它們的生存至關重要。這表明,三星堆文明時期,四川很可能要比現在更加溫暖濕潤。三星堆青銅神樹的形態也佐證了這一觀點。青銅神樹形態比較接近《山海經》中記載的扶桑樹,是一種生活在亞熱帶或者熱帶的植物。青銅神樹具有高大的枝干和縱橫交錯的樹根,更像是亞熱帶所特有的帶根植物。

                                                                        新石器時代晚期,古蜀人來到三星堆生活,并且逐步建立起國度,恐怕也是看重此處氣候條件優越。三星堆時期這里終年溫暖濕潤,北有鴨子河,西南有馬牧河,土質肥美,適宜農業發展,也有利于人類居住和文明興起。古氣候研究也證明,三星堆時期的氣候環境經歷了全新世的溫暖期,這個時期氣候溫暖潮濕,與全球氣候變化大致具有一致性。

                                                                        2000多年后的商周之際,三星堆文化突然中斷并迅速消失,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關于這一問題有許多種假設,現在一般的說法有戰爭說、水患說、遷徙說等。部分研究傾向于氣候變化導致災難頻發,最終因為一場洪水使得三星堆文明突然間消亡。也有學者推測三星堆文明的消失可能與當時的極端天氣有關,這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對農業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導致資源短缺、社會結構變動甚至文明的衰落。

                                                                        值得注意的是,距今3500年的第二新冰期,中國西部高山高原地區的冰川活動普遍加強,多種冰川活動發生,這會對周邊地區的氣候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根據對三星堆地區孢粉古植被序列的分析,并與全國同時期氣候變化情況進行對比發現,在約2800年前出現了氣候干冷期。由溫暖濕潤到寒冷干旱的氣候變化使得該地區氣候出現波動,極端天氣狀況頻發,這可能導致了洪水泛濫。當時的生產力極端低下,頻繁的干旱洪水最先影響古蜀社會的農業生產,先民的生產活動依賴于自然環境,無法抵御這種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災難,進而導致三星堆文明覆滅。

                                                                        在三星堆文明第四期遺址中,發現了富水淤積層,這是三星堆被洪水淹沒的有力證據。其早期的地層中也發現了爍石,也是洪水沖刷所產生的。由于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加上當時都江堰工程還未曾開始,洪水直接影響了當地的社會發展。此外,約公元前1037年,三星堆遺址區及周邊發生了嚴重的龍門山地震并引發岷江改道,這些災害可能導致了江水枯竭,進而迫使三星堆人遷徙。

                                                                        也有觀點認為,三星堆文明的消失,可能與過度消耗資源有關,當時的經濟社會崩潰和資源過度集中消耗,可能導致了社會沖突和文明的衰落。在史前期階段,也就是生產力發展緩慢的時期,環境自身的好壞對整個文化的生存和發展有著比較明顯的影響,也會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在資源生產和社會政治領域,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和困境,進一步放大環境帶來的影響?!妒裢醣炯o》中曾經提到農業生產在杜宇(傳說中的古蜀國王)時期發展到鼎盛的狀態,但在遭遇若堯之洪水后,民眾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后續出現被荊人奪取政權情況。根據相關資料內容來看,荊人和杜宇之間所存在的權力爭端其實是由廣漢地區環境惡化導致的,某次突發性的洪水誘發了這種情況,這也是古蜀王國時期社會矛盾發展的關鍵。

                                                                        此外,還有地質等方面的原因,例如有專家認為,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向東運動可能導致了四川盆地的相對下沉,這種地質變化也可能影響了當時的氣候和環境。

                                                                        氣候變化不僅影響了三星堆人的生活,還極大加速了三星堆文明的消亡。研究表明,很多文明的興衰曲線,與氣候變化曲線存在高度重合。氣候與氣候變化一直都深刻影響著人類整體文明,因此,當我們試圖審視人類社會各個階段的文明與歷史時,就需要同時探究文明所處歷史時期的氣候及其變化,這也是開展古氣候研究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溫婧.從古蜀地環境因素探討三星堆文化消亡的原因[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214(019):55-57.

                                                                        [2]傅順.從環境演化角度探討三星堆文化消失之原因[D].成都理工大學,2002.

                                                                        [3]姚軼鋒,李奎,劉建等.成都金沙遺址距今3000年的古氣候探討[J].古地理學報,2005,7(4):549-560.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