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無憂,應急有術: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超級英雄”!
                                                                        發布時間:2024-05-15
                                                                        瀏覽次數:1246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審核專家:羅華春《城市與減災》主編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

                                                                        你知道全國防災減災日的由來嗎?防災減災日的圖標又有什么含義?當災難來臨,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1

                                                                        為什么要設立“全國防災減災日”?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舉世震驚。造成如此重大人員死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國民的防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待提高。因此,為進一步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2

                                                                        全國防災減災日圖標的含義?

                                                                        全國防災減災日的圓形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構圖元素。傘狀弧形蘊含防災減災“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呵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目標。彩虹寓意著美好、和諧的生活。雙人執傘代表全民攜手、共同參與防災減災?!?·12”代表每年5月12日為國家“防災減災日”,也是紀念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3

                                                                        災難來臨如何辦?

                                                                        地震

                                                                        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介質經過能量的聚集,在某些部位發生突然破裂,產生地震波,引起地面一定范圍的運動、傳播。

                                                                        地震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像刮風、下雨、閃電、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大地震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

                                                                        地球的內部結構 來源:北京科協

                                                                        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

                                                                        地震波是地震發生時從震源向四面八方傳播的彈性波,常分為面波和體波兩大類。沿地面或界面傳播的稱為面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稱為體波, 按介質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的關系,體波又可以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

                                                                        不同環境如何避震?

                                                                        家住平房

                                                                        首先用枕頭、靠墊、衣物等盡量保護頭部,降低重心,避免因地面晃動而摔倒,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快速沖出房屋外躲避。如果來不及,應該就近避震,在堅固的家具(如桌子、床等)下暫時躲避,待地震停止后,再快速轉移到戶外安全處。

                                                                        家住樓房

                                                                        盡快躲到室內安全的地點,堅固的桌子或床邊,低矮的家具邊;有承重墻、開間比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廚房等。

                                                                        在學校時

                                                                        在老師指揮下迅速抱頭,可用書包、衣物、課本等保護頭部,躲在課桌下,要抓緊桌腿,待晃動停止后,有組織地迅速撤離教室,疏散到操場等空曠地帶,要遠離高大建筑物、電線桿等。

                                                                        在公共場所

                                                                        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不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避免踩踏。

                                                                        在行駛的車里

                                                                        降低重心抓住扶手,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后再下車;駕駛員應該迅速將車輛停在安全地帶,并拉手剎安全制動,指揮車上人員快速離開車輛。

                                                                        哪種求生姿勢最科學?

                                                                        身邊有固定物時

                                                                        身體盡量蜷曲縮小,采取下蹲彎腰抱頭,用手或其他物件護住頭部,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個固定的物品。

                                                                        周圍沒有固定物時

                                                                        此時應采取自我保護姿勢:頭向胸前靠攏,閉口,雙手交叉放在脖后,保護頭部和頸部。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存在于山區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一般多發生在山區溝谷中。

                                                                        泥石流 來源: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

                                                                        泥石流常與山洪相伴,來勢兇猛,破壞力極強。在很短時間里,大量泥石伴著洪水橫沖直撞,沖出溝外,所到之處成為一片泥石海,掩埋房屋、莊稼、人畜等,摧毀各種設施。它也會沖毀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莊、城鎮,給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建設帶來極大危害。

                                                                        如何避難和自救?

                                                                        泥石流來臨前有哪些征兆?當遭遇泥石流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如果前往野外,首先應提前了解好當地的氣象情況,并做好應對各種風險災害的準備。

                                                                        其次,不要在山谷谷底和洼地中扎營和長時間駐留,一定要選擇地勢較高的平坦地帶。

                                                                        當在野外遭遇暴雨時,要時刻注意山谷周圍是否有奇怪(悶雷或火車轟鳴)的響聲、主流河流是否突然斷流或者水勢加大并夾雜柴草和樹枝、溝谷變得昏暗或有輕微震動感等,這些都是泥石流爆發的前兆。

                                                                        圖片

                                                                        泥石流現場逃生示意圖

                                                                        來源: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

                                                                        當泥石流在我們周圍爆發時,如果我們正處在溝道等洼地,切忌沿著溝道順著泥石流的方向朝上游或者下游逃跑,更不能貪戀財物,要放棄影響逃生速度的一切物品,立即前往地勢高的區域,如爬上溝道的兩側山體。遇到有大量滾石或者堆積物堆積的陡峭山體,不要在其附近躲避。

                                                                        如果山坡土質較為松軟,說明其穩定性不夠強,因此不能在此長時間駐留,要繼續尋找更加安全穩固的高勢地帶。即使我們已經到達離泥石流較遠的地方,也不要原地逗留,因為泥石流前進的速度非???,可能瞬間就會到達你的面前!

                                                                        洪水

                                                                        洪水是指河流中水量迅速增加,水位急劇上漲的現象。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位上漲,淹沒平時不上水的地方的一種水文現象,常威脅低洼地方的安全或導致洪澇災害。

                                                                        洪水來臨前該準備什么?

                                                                        接到洪水預警后,應準備充足食品、衣物、飲用水、生活日用品和必要醫療用品。

                                                                        收集手電、口哨、鏡子、打火機、色彩艷麗的衣服等可作為信號用的物品,做好被救援的準備。

                                                                        嚴重的水災通常發生在河流、沿海地帶以及低洼地帶。如果居住在這些地方的民眾,當發生連續暴雨或大暴雨時,要格外小心。

                                                                        可以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適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裝置以備急需。

                                                                        洪水來臨如何自救?

                                                                        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被洪水圍困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展開自我水上轉移。

                                                                        若洪水來得太快,已來不及轉移時,可以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等,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人員,盡量不要獨自游水轉移。

                                                                        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危害。

                                                                        如果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時,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防災減災不是一天的活動,而是需要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下去。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防災減災意識,學習并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確保在面臨自然災害時,我們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應對。

                                                                        防災減災,人人有責。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為防災減災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