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上吃什么,做哪些實驗?在太空寫詩的英雄航天員和浙江孩子們對話
                                                                        來源:科普中國
                                                                        發布時間:2023-09-21
                                                                        瀏覽次數:1800

                                                                        2300年以前,屈原就以長詩“問天”叩問蒼穹,中華民族對宇宙的求索也一直延續至今,天問探火、嫦娥奔月、北斗組成……如今,我們已建立自己的空間站,在浩渺宇宙有了屬于中國人的方寸空間。


                                                                        那些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就像我們夢想的寄托,從神舟五號完成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到神舟七號首次實現出艙活動,再到最近的神舟十六號,中國的航天員不斷刷新著我們探索宇宙的上限。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也在不斷激勵著更多的年輕人,積聚更多的科學力量。



                                                                        9月18日,曾兩度進入太空的“英雄航天員”劉伯明來到了杭州,走進了浙江省科技館,參加“科學有觀”活動。


                                                                        “中國人的足跡從此踏在了深邃無垠的宇宙星空上,他們的問候傳來時給中國人的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這是2008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致敬航天員劉伯明的頒獎詞。



                                                                        古人問天,現代航天員在太空寫詩

                                                                        近日,“中華問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科普展正式亮相浙江省科技館?;顒蝇F場,劉伯明就帶著公眾一起參觀了這個展覽。


                                                                        展覽以“回望中國載人航天三十載飛天路”為故事主線,通過“使命”“征途”“展望”三大板塊,展現載人航天工程自誕生之日起,逐步突破三大關鍵技術門檻,最終成功建成空間站,實現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的光榮歷程。



                                                                        劉伯明在展項面前頻頻駐足,特別是對航天員系統、空間站系統等展項,他也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向大家科普了空間站內部的環境和設施,讓大家更加了解真實的太空站生活與工作環境。


                                                                        為了向航天人致敬,前段時間,浙江省科技館聯合都市快報,向“浙”里少年們發出邀請,開展“中國載人航天”主題作品征集活動?;顒邮盏搅松习賯€優秀的投稿,有航天科學小報、創意航天主題畫作、航天相關的攝影作品以及在校大學生的文章投稿,每一個作品都飽含著浙江的少年們對航天事業的景仰和對科學的熱愛。這其中的優秀作品也在現場展出,劉伯明看著這些充滿童真和想象力的作品,非常感慨,他也相信這樣的作品可以讓更多人感受到航天科技的無窮魅力。



                                                                        活動現場,大朋友小朋友也向劉伯明積極提問,“您在太空上是怎么喝水的?”“您在太空上做了哪些太空實驗?”“三個多月在太空的經歷,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劉伯明告訴大家,在太空中,水的回收和循環也非常重要,“航天器內的水通常都會被回收和過濾,以便再次使用”?!疤罩刑貏e安靜,你的思緒也會靜下來,有時間的時候我會寫一些筆記,有時有感而發,我也會寫詩?!闭鐒⒉髟谏裰凼柕诙纬雠摶顒蛹磳⒔Y束時即興所作的詩一般,“宇宙浩瀚路迢迢,億萬兒女架天橋,漫步太空人不老,中國航天接力跑?!毕嘈胖袊淮教靻T會不斷接棒,薪火傳承,繼續在太空中寫下璀璨新篇章。



                                                                        敢于創新、敢于奉獻

                                                                        故事里承載著載人航天精神


                                                                        下半場,“科學有觀”活動走進了濱江實驗小學,帶領孩子們繼續感受航天精神的魅力?;顒右婚_始,浙江省科技館的表演團隊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科普劇《錢學森》,演繹了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回國之前的故事。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從導彈衛星到筑夢神州,錢學森一生不忘“振興中華”的諾言,他敢于創新、愛國奉獻的精神也感染了現場的學生。



                                                                        接下來,劉伯明跟主持人一起分享了自己在太空中的經歷。從被挑選為我國的第一批航天員,到2008年執行了神舟七號的飛行任務,實現這個“上天”的夢想,劉伯明花了10年的時間。



                                                                        從神七回來之后,劉伯明依然懷揣著再次“上天”的夢想。為了保證自己隨時都能再次承擔任務,劉伯明一直控制體重、鍛煉體魄,“最難的不是保持體能,是保持激情和熱情?!?/p>


                                                                        終于,時隔13年,劉伯明又踏上了飛向太空的旅途。與神舟七號飛行任務相比,神舟十二號的任務不僅出艙時間大幅增加,還須2次出艙,開展艙外作業,任務更加復雜艱難。


                                                                        當然,這之中也少不了科技的賦能。這一次,劉伯明出艙借助了中國空間站機械臂。在機械臂支持下可以進行大范圍轉移,這要比航天員自主爬行省時省力很多。



                                                                        航天員和民間科普人共同助力航天科普傳播

                                                                        在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快速發展的背后,有一支長期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航天科普人隊伍,這之中就包括浙江平湖黃姑中學教師姚愛英。姚老師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航天科普教育,熱忱地引導和帶領著她的學生們崇尚科學,走近科學家,被譽為“中國民間航天科普教育第一人”?;顒蝇F場,姚愛英也跟劉伯明交流了自己在航天科普方面的工作和心得,也一起跟現場的孩子進行了互動。



                                                                        互動環節,孩子們對航天員在太空中的吃喝拉撒都特別感興趣,劉伯明也耐心地一一解答?!艾F在我們在太空上吃的其實和大家在家里吃的差不多”,隨著科技的發展,航天員的伙食也在不斷提升,從最開始只能吃冷飯,到神舟七號已經可以吃到各色炒菜,神舟十四號實現了太空種菜,成功栽培了生菜、小麥和矮桿番茄等植物,神舟十五號已經實現了天地同步,“快遞小哥”天舟貨運飛船的快速交會對接,也使航天員的食物可以不斷更新。



                                                                        現場還有對航天事業充滿向往的孩子問到航天員的選拔標準,伯明告訴大家,“最初我們第一批航天員選拔都來自空軍的飛行員,但現在我們的航天員不單單來自飛行員了”,相信在未來,更多不同行業的人都可以加入航天員的選拔。他鼓勵孩子們多多學習,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為自己的夢想和航天事業做好準備。


                                                                        ABOUT.科學有觀

                                                                        為傳承科學家精神,賦能新時代發展,激勵引導青少年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精神,浙江省科技館以社會科學傳播責任為驅動,基于核心需求,打造全新科普品牌——“科學有觀”。通過科學家講述科研背后的故事,讓科學家精神見人、見事、見物、見精神,可親、可敬、可感、可學習。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