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光明區人民政府指導,光明區科技創新局、光明區教育局聯合主辦的2024年光明區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光明區鳳凰城實驗學校舉行。出席此次活動的有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光明區政協、光明區教育局、光明區科技創新局等部門領導,光明區各科普基地、科研機構、科技企業代表以及學校師生約400人。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孫楠,光明區政協副主席席衛忠,分別為啟動儀式致辭。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孫楠指出深圳市科協作為推動科普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聚焦群眾需求,積極探索創新科普工作的路徑,打造了一批優質、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動,并創立了“深圳科普月”品牌。全球唯一的數字科技館已落地光明,今年10月擬將部分場所開館運營,會給市民帶來更便捷的科學普及紅利。未來深圳市科協將持續強化科普工作職能,帶動更多企事業單位、人才支持和參與科普活動,共同推動科普事業蓬勃發展。
光明區政協副主席席衛忠指出光明科學城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先鋒,已迅速成為大灣區科技創新的中心。這里聚集了眾多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包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平臺、重點實驗室和高水平大學,為科普工作的開展提供強大的物質和人力支持。目前,全區已建成18個科普基地,總面積達90萬平方米,且科普載體數量及輻射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展望未來,我們將充分利用光明科學城的資源優勢,推進科普資源的整合與優化,與深圳科技館(新館)共同構建“1+N”的科普教育設施體系,通過開展科普活動,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營造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2024年光明區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上,為光明區中小學生家庭科學實驗室代表授牌,鼓勵學生在家中設立科學實驗場所,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另外,為光明區中小學校外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授牌,鼓勵基地不斷創新與發展,助力全市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培養未來科技創新人才。
本次活動特別設置科普產品展示,共有20多家光明區科研機構、科普基地、科技企業開展科學實驗展示,內容涵蓋了生物醫藥、腦科學、基因科技、人工智能、農業科普、應急急救等領域。通過科普展品展示、科技互動體驗等內容,充分展示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成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吸引眾多市民群眾參與其中,現場參與人數達2000人。
2024年光明區科技活動周系列活動將持續至6月1日,后續光明區科技創新局將在各科普基地開展腦科學、生物醫藥、應急急救、農業科普等主題的科普進基地活動;進入光明區各中小學校開展科普大講堂,展示光明區科技創新領域的最新成果,激發公眾對科學的濃厚興趣,推動科學知識的普及和科技文化的傳播。
科技活動周將繼續發揮在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力打造與世界一流科學城相匹配的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區,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