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賽作品:華·生態講堂
                                                                        來源:深圳科普
                                                                        發布時間:2022-09-22
                                                                        瀏覽次數:1290

                                                                        為貫徹落實《深圳經濟特區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工作,為優質科普成果建立展示平臺,促進相互交流和學習,深圳市科協組織開展第三屆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賽,參賽項目包括科普活動和科普作品兩類。

                                                                        ?


                                                                        以下內容為參賽內容展示部分。


                                                                        作品信息


                                                                        本作品作者為第三屆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賽參賽單位/個人——深圳市華基金生態環?;饡?/span>


                                                                        華·生態講堂

                                                                        - 活動類 -



                                                                        01

                                                                        活動簡介



                                                                        華基金舉辦的華·生態講堂是深圳公眾參與的樣板、最早發起舉辦科普宣教講堂的公益機構,一直堅持生態+公益,自2016年起,每月定期舉辦一次,截止目前已有7年。我們的愿景是希望用傳播的力量改變地球未來,活動的目的是傳播生態文明理念,讓更多的公眾親近自然,感恩自然,敬畏自然,從而身體力行的保護自然。



                                                                        “華·生態講堂”是一個純公益的活動,每年都會預先策劃年度主題,每月都會邀請來自國內外的政府管理部門、研究機構、自然環保領域和公益界的資深專家,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深入淺出的帶領公眾了解自然,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從邀請嘉賓專家到傳播推廣再到現場執行,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專業模式。


                                                                        02

                                                                        活動特色


                                                                        比如深圳出版人、自然記者南兆旭、臺灣師范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周儒、臺灣臺北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處長兼任臺北鳥會總干事陳仕泓、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紅樹林首席專家廖寶文、野生生物攝影師,青??煽晌骼锷赀z特邀攝影師顧瑩等。



                                                                        每期主題聚焦,知識覆蓋面廣。面向以親子為主的群體開展比如《觀鳥簡史》、《昆蟲的奇妙微觀世界》,《化石的故事》,《向自然學習行為改善》《師法自然,快樂學習》《生態攝影:最難忘的瞬間攝影》《氣候變化與濕地保護》等。



                                                                        通過專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創新性地科普自然現象及基本知識,讓公眾從思想上接受奇妙的大自然,認同大自然與自身不可分割的關系,結合華僑城濕地公園自然學校自然場域中開展的系列自然教育活動,不僅讓“在課堂上也能享受有趣的大自然”成為可能,從而遠離“自然缺失癥”。


                                                                        03

                                                                        取得成效


                                                                        截至2022年8月,華基金共舉辦71期講堂,邀請近54位講師,分享生態環保領域內包括花鳥魚蟲、濕地、氣候、海洋等在內的約27類主題。公眾可通過線下和線上渠道參與講堂,因場地原因,能來到現場參與的人數還是有限,每期現場參與人與近300人,從2018年開始的每期在線直播(一直播和騰訊直播兩個平臺)也讓2萬多位不能到現場的自然愛好者分享到了自然講堂的知識和資訊。同時,分享嘉賓也在個人微博上宣傳,如植物達人史軍老師分享的微博,就達到近5萬的閱讀量,華基金網站和公眾號也會對每期內容以文字、圖片及視頻的方式進行總結回顧。



                                                                        據統計,自2016年來,線下直接參與講堂的人數達2萬人,線上觀看直播人數超10萬人次,間接影響約200000人改變行為習慣,共同愛護自然。


                                                                        同時,該項目還榮獲2019年深圳關愛行動“百佳市民滿意項目”獎。2021年10月,項目榮獲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自然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發起的“深圳自然教育優秀活動樣板評選”活動“最具傳播影響力項目”榮譽。


                                                                        華基金相信,借助行業專家的成果和影響力在嘉賓的微博、華基金公眾號、朋友圈、視頻號等多渠道范圍傳播自然教育和生態環保理念價值,讓公眾意識到環境保護與自身的密切關系和重要性,愿意自覺的參與保護自然環境,成為美好環境的守護者、捍衛者和拯救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观看|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一级毛片温泉|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