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聯合浙江大學,通過研制硅基光子集成芯片和優化實時后處理,實現了速率達18.8Gbps迄今最快的實時量子隨機數發生器,相關研究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于《應用物理快報》。
圖片來源:《應用物理快報》雜志網站
隨機數是一種重要的基礎資源,在信息安全、密碼學、科學仿真等眾多領域以及日常生產生活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需求。量子隨機數發生器是基于量子物理原理產生真隨機數的系統,具有不可預測性、不可重復性和無偏性等特征,是量子通信系統中的關鍵核心器件。
長期以來,科研團隊在實用化量子隨機數發生器方向開展了系統性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2014年首次提出基于外部時鐘參考的單光子到達時間測量方案,實現速率達100Mbps的量子隨機數發生器;
2015年實現了基于激光相位波動的高速量子隨機數產生方案;2016年研制了實時速率達3.2Gbps的量子隨機數發生器。
對于實用化量子隨機數發生器,實時生成速率和集成度是核心指標。然而,上述量子隨機數產生方案難以實現高度集成。為此,科研團隊進一步發展了基于真空態漲落的高速量子隨機數產生方案并完成相關實驗驗證,同時與浙江大學合作,在實現高集成度的同時大大提升了量子隨機數發生器的實時生成速率。經傳輸測試,該量子隨機數發生器系統的最終實時速率達到創世界紀錄的18.8Gbps。上述研究成果為開發低成本商用量子隨機數發生器單芯片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