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在9月27日召開的醫學人文大會上表示,新形式下,醫務人員不僅要有更豐富的醫學知識和良好的業務水平,而且要有更為深厚的人文素養和人文關懷的能力。
曾益新介紹,我國高度重視醫學教育人才培養工作。面對新冠疫情提出的新挑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新任務,近期印發了《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里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性措施,明確提出“培養仁心仁術的醫學人才”,在院校教育、住院醫師規范化和繼續醫學教育三階段中強化思想政治和職業素養教育,將醫德醫風納入必修內容,從源頭培養具有人文情懷的好醫師。
文件中既強調醫務人員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也體現黨和政府對醫務人員的人文關懷。其中一條原文是這樣寫的“面向社會招收的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培訓對象培訓合格當年在醫療衛生機構就業的,在招聘、派遣、落戶等方面,按當年應屆畢業生同等對待。對經住培合格的本科學歷臨床醫師,在人員招聘、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與臨床醫學、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p>
政策里兩個“同等對待”等于明確了住培學員的身份定位,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體現了對廣大醫學生的人文關懷,它切合了住培學員們的期盼,體現了住培學員們的價值,必將為我國住院醫師培訓制度的健康發展,為我國醫師隊伍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
曾益新表示,在新冠疫情防控中,醫務人員毅然集結、決然馳援,這不僅是響應命令,更多的是響應內心職業精神的召喚。他們是人民健康的忠誠衛士,是國家安全的血肉長城。人文精神是醫學的靈魂,抗疫精神閃耀人文之光,他呼吁全社會對醫學工作者進一步給予關心、關愛,提升他們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社會氛圍。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